据海关统计,2015年上半年,经广东口岸进口煤及褐煤(以下简称煤)2195.5万吨,比去年同期(下同)减少31.1%;价值79.5亿元人民币,下降41.4%。
一、今年上半年经广东口岸进口煤主要特点主要特点
(一)月度进口量同比连续下降,6月份进口量低位回调。自2014年12月起,经广东口岸煤月度进口量已连续7个月减幅在两位数以上,且月度进口量波动较大。3月份进口量428.9万吨,比2月份的283万吨环比增长51.5%;5月份进口量又回落到318.6万吨,6月份进口量为417.1万吨,减少15.6%,环比增加30.9%。
(二)一般贸易进口占绝对主导。今年上半年,以一般贸易方式经广东口岸进口煤2188万吨,下降31.3%,占同期经广东口岸煤进口总量的99.6%。同期,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口7.9万吨,占3.4%。
(三)国有企业进口占比重逾6成,民营企业进口减少近5成。今年上半年,国有企业经广东口岸进口煤1383万吨,减少19.5%,占同期经广东口岸煤进口总量的63%。同期,民营企业进口653.4万吨,减少47.8%,占29.8%;外商投资企业进口158.9万吨,减少26.2%,占7.2%。
(四)东盟、澳大利亚、俄罗斯等主要来源地进口量均大幅减少。今年上半年,经广东口岸自东盟进口煤1574万吨,减少34.9%,占同期经广东口岸煤进口总量的71.7%,其中,自印度尼西亚进口煤1518万吨,减少25.9%,占同期经广东口岸煤进口总量的69.2%。同期,自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分别进口492.5万吨和107.4万吨,分别减少10.4%和30.5%,分别占22.5%和4.9%。
(五)褐煤和烟煤等主要进口品种均呈量价齐跌态势,炼焦煤进口量逆势增加。今年上半年,经广东口岸进口褐煤1051万吨,减少24.9%,占同期经广东口岸煤进口总量的47.9%,进口均价为每吨333.1元,下跌14.1%。同期,进口烟煤746.3万吨,减少34.3%,占34%,进口均价为每吨398.7元,下跌18.6%。进口炼焦煤214.3万吨,增加60.1%,均价每吨624.8元,下跌27.1%。此外,进口无烟煤4.9万吨,大幅减少98.4%。
二、今年上半年经广东口岸进口煤进口量减少的主要原因
(一)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抑制煤炭进口。根据2015年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分析会通报数据,煤炭库存持续处于高位,截至6月底,全社会存煤已持续42个月超过3亿吨。与之相对应的是,煤炭主要下游行业受国家经济增速放缓、产业重心转移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,对煤炭需求批偏弱,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。比如因工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均显疲软,作为用煤的发电行业发电量同比降幅较大,加之水电和清洁能源的替代作用,沿海六大电力集团合计日均耗煤量大多时间在不足60万吨的水平运行。国内消费疲软致使煤炭进口量大幅下降。
(二)进口煤价比较优势减弱,进口动力不足。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,其中动力煤价格每年下降100元/吨,6月底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418元/吨,较年初下跌102元/吨,跌幅19.6%,几乎下跌回九年前水平;而截至6月26日,南非理查德港动力煤价格指数、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指数、欧洲ARA三港(阿姆斯特丹、鹿特丹、安特卫普)动力煤价格指数分别收于59.47美元/吨、 61.66美元/吨和59.39美元/吨,国内外价格相比之下,进口煤价比较优势减弱。此外,国际海运贸易运输成本上升,今年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震荡上升至800点,已接近去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。进口煤价格成本优势不再,国内市场进口动力不足。
三、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
(一)煤炭行业亏损严重,行业调整仍在继续。据煤炭资源网的统计,4月份全国主要动力煤和焦煤矿区亏损面超过80%,其中内蒙古鄂尔多斯中小煤矿亏损面达90%,关停数量60%。此外,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,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自2013年以来连续下降,今年前5个月投资1129亿元,同比下降14.5%。煤炭行业大面积亏损,行业困境倒逼相当一部分产能低下的中小煤矿关停,神华等煤炭大户也都纷纷减产,国内煤炭行业依然在震荡洗牌中。。
(二)国际煤炭进出口市场格局出现变化。由于中国需求持续下滑,且今年实施的《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》严格了煤炭进口通关要求,南非、哥伦比亚等国家因缺乏竞争力已经基本不再向中国出口煤炭,澳洲和印尼向我国出口煤炭也减少,部分在中国销售不畅的澳洲煤开始流向印度,同时,印尼煤相对较低的运费,亦加快流入印度印度市场。受此影响,印度进口量或将会超过中国,据国际顾问公司预测,印度今年的煤炭进口量将从去年的1.8亿吨增长至2亿吨左右,将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,国际煤炭进出口市场格局在缓慢发生变化。
(三)煤炭未来进口进一步下降空间或将有限。6月17日,历时十年的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署,根据协定,焦煤关税将从生效之日起从3%降为零,而动力煤由6%在两年内降至为零,这使得澳洲煤的价格优势再度提高,下半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煤炭出口量可能会有所回升。同时,由于价格低廉、质量好,离中国市场又近,我国从朝鲜和蒙古进口的煤炭出现较大幅度增长。此外,短期内国家不太可能有新的进口煤调控政策出台,靠减少进口量来缓解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压力的空间已非常有限,稳定国内煤炭市场,主要还要依靠国内煤炭产量的控制。
为此建议:一是加快全国煤炭产业布局调整,推进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重组,严格控制低热值及高硫煤等落后产能的生产,尽快释放港口、坑口及中转库存,合理控制煤炭供应用量;二是积极发挥煤炭行业协会作用,促进行业自律,引导有序竞争,努力稳定煤炭价格;三是加强对国际煤炭市场走势的检测预警,同时对优质大型煤炭企业予以资金扶持,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