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海关统计,2015年1-10月,经广东口岸进口煤及褐煤(以下简称煤)3792.1万吨,比去年同期(下同)减少26%,价值129.2亿元人民币,下降39.7%;其中98.3%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。从月度进口数据看,自2014年12月始,经广东口岸煤月度进口量连续9个月同比降幅均为2位数以上,且月度进口量反复波动。今年9月份进口量同比止跌回升,进口量低位回升至427万吨的年内次高值。10月进口量再度回落为332.2万吨,减少35.8%,环比减少22.2%。
一、今年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煤主要特点
(一)自东盟进口小幅增加占至9成,自澳大利亚及俄罗斯进口大幅减少。今年10月,经广东口岸自东盟进口煤299.1万吨,增加11.2%,占同期经广东口岸煤进口量的90%,其中全部来自印度尼西亚。同期,自澳大利亚和俄罗斯进口均大幅减少,分别进口2.4万吨和0.9万吨,分别减少87.6%和59.6%,分别占7.1%和2.9%。
(二)褐煤进口占比过半,烟煤进口倍增。今年10月,经广东口岸进口褐煤191.5万吨,减少8.9%,占同期经广东口岸煤进口总量的57.6%;烟煤进口82.4万吨,增加2.5倍,占24.8%;炼焦煤进口25.6万吨,减少45.5%。此外,其他烟煤进口32.7万吨,减少85%,占10%。
(三)各类型企业进口量均不同程度减少,其中民营企业进口减少6成以上。今年10月,国有企业经广东口岸进口煤220.3万吨,减少19.2%,占同期经广东口岸煤进口量的66.3%;同期,民营企业进口75.1万吨,减少64.2%,占22.6%;外资企业进口36.8万吨,减少11.1%,占11.1%。
二、今年1-10月经广东口岸进口煤炭数量减少的原因
(一)下游行业需求放缓和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制约进口动力。近年来,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以及国际减排压力的日益加大,国内主要用煤行业耗煤均呈减少态势。据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电力、钢铁、建材三个主要行业耗煤分别下降6.4%、2.3%和8.8%,同比减少煤炭消费超过1亿吨[ 《大中型煤企亏损面达7成,煤炭行业寒冬或刚刚开始》,中国报告大厅,2015年8月24日]。另一方面,当前国内能源结构调整效果逐渐显现,可再生能源替代效应渐显,国内煤电占我国总发电量比重已经从几年前的80%下降到75%,今年的比例有望降至73%甚至以下[2 《煤电价格即将下调:“逆替代”危局》,中国投资咨询网,2015年11月2日]2。国内对煤炭需求逐步放缓,令煤炭进口动力不足。
(二)国内煤炭低价优势凸现,对进口煤替代性增强。一方面,今年以来国内煤价跌幅严重,9月末,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61.19点,10月份第三周跌至59.83点,比年初下跌28%,跌幅创历史新低。最新一期(10月28日至11月3日)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,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379元/吨,再次刷新年内最低纪录[5 《全球煤炭业正在经历的这场需求滑坡“史无前例”》,华尔街见闻,2015年11月9日]5。另一方面,煤炭价格近3年的低迷使得各地方政府频频出手救市,许多减免税费、降低成本等政策带来的降低成本效应,最后化为了更大降价空间[6 《中国市场的煤炭价格,连续下跌两年后,在2015年仍然保持走低态势》,财经,2015年5月7日。国内煤价连跌态势与国外煤价形成严重倒挂,银行对贷款有所收紧,进口贸易商进口动力减少[ 《煤价三连跌 煤炭行业迎生存大考》,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,2015年11月2日。
三、目前煤炭产业值得关注的问题
(一)国内产能过剩现象明显凸现供求矛盾。当前,国内煤炭产能建设大幅超前,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存在。目前全国煤炭产能超过40亿吨,在建项目规模超过10亿吨,新增产能正在集中释放[3 《大中型煤企亏损面达7成,煤炭行业寒冬或刚刚开始》,中国报告大厅,2015年8月24日]3。2015年9月末全国重点电厂用煤库存量相比同年8月末有所增加,同时日均煤耗却出现下降,使得库存可用天数增加5天至25天之多。煤炭企业相比去年9月和今年年初库存出现近20%增幅,处于相对高位[4 《煤炭业冬天格外冷:煤价阴亏不止,大型煤企亏损加剧》,21世纪经济报道,2015年11月1日]4。
(二)我国将进一步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,将逐步引导煤炭供需趋于平衡。今年以来,我国进一步加强煤炭产业调控。今年9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接连发布《关于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煤矿有关问题的通知》和《关于从严控制新建煤矿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》两个通知,要求各级审批部门从严控制新建煤矿项目,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煤矿,旨在通过进一步控制煤炭总量,规范煤炭企业建设行为,引导煤炭供需逐步恢复平衡[7 《发改委连发两个通知严控煤炭产能过剩》,中国经济网,9月28日]7。
(三)我国煤炭未来消费需求将进一步下降。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,在2015年前3季度中,中国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量同比下滑4%以上[ 《全球煤炭消费降幅将创记录 中国践行环保》,新浪财经,2015年11月9日]。在11月举行的2015国际煤炭峰会上,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明确表示,随着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,我国煤炭消费以年均2亿吨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,煤炭需求增速放缓或阶段性下降,将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。此外,中国煤控项目在近日发布的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》中认为,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有望限制在27.2亿吨标煤(38亿吨实物量)以内,总能耗控制在47.4亿吨标煤,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57.3%[8 《全球煤炭业正在经历的这场需求滑坡“史无前例”》,华尔街见闻,2015年11月9日。
为此建议:一是加快全国煤炭产业布局调整,引导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和重组,注重运用市场机制、经济手段、法治办法化解产能过剩,加大政策引导力度,完善企业煤炭退出机制;二是加强对国内外煤炭市场走势的监测预警,同时对优质煤炭企业予以资金借贷政策扶持,防止其陷入资金链断流困局。